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信息

南昌市财政局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工作要点

访问量:

南昌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南昌市财政局2014年

工作总结和2015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

《南昌市财政局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工作要点》经局领导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南昌市财政局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工作要点》

南昌市财政局

2015年2月12日

附件:

南昌市财政局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工作要点

2014年,我局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坚持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促和谐,调分配促公平,抓改革促管理,在实现财政经济双增长、质量效益双提升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实现我市打造核心增长极“两年有看头”的目标和市委、市政府四个“三年强攻计划”工作目标提供坚实保障。

一、2014年全市财政收支完成情况

2014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638.3亿元,按省口径计算,增长16.2%,高于全省平均增幅2.5个百分点;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42.2亿元,增长17.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1个百分点;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473.4亿元,增长13.3%。

全年预算执行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1、占比持续提升。全市财政总收入和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在全省率先跨越600亿和300亿元台阶,增幅分别在全省11个设区市中位列第四和第六位,总收入占全省财政收入比重提升了0.3个百分点,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幅在中部六省会城市排名第二位。

2、质量保持高位。全市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达到90.1%,排名全省11个设区市第1位,是全省唯一保持90%以上的设区市。税收收入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达84%,排名全省11个设区市第1位。

3、县区蛋糕做大。全市13个县区中,南昌县突破85亿元,西湖区突破70亿元,高新区、红谷滩新区突破60亿元,东湖区突破50亿元,经开区突破40亿元,新建县突破30亿元。

4、支出保障有力。全市教育、科技、农林水事务、住房保障支出累计完成142.3亿元,增长16.7%,高于全市支出增幅3.4个百分点,占全市支出比重达到30.1%,比去年提高0.9个百分点。

二、2014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加大投入、创新方式,经济发展稳中求进

1、充分发挥产业扶持资金引领作用。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提升我市产业发展动力。2014年安排各项产业扶持资金14.36亿元,其中制造业专项资金5.82亿元,重点产业投资引导资金3亿元,公共交通发展专项资金2.3亿元,科技专项资金1.47亿元,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0.64亿元等,各专项资金的落实到位,有效促进我市现代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2、推行中小微企业融资新模式。为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我市在全市7个开发区(工业园区)推广“财园信贷通”业务,全年共完成放贷额26.84亿元,占全省放贷总额的11.71%,放贷总额在全省11个设区市中排列第4位,其中小蓝开发区、高新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列全省105个工业园区的第2、4、7位。

3、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激励作用。为减轻企业税收负担,促进经济转型升级,2014年全市累计拨付“营改增”试点过渡性财政扶持资金3479.8万元,会同国税、地税部门为全市58家企业兑现打造核心增长极企业税收突出贡献奖励资金2400万元。

4、运用政策杠杆强化金融服务。为推进我市资本市场发展,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新三板”上市、发行企业债等直接融资工具进行融资,多渠道、多形式地促进企业上市,2014年市本级共累计拨付奖励资金3340.63万元;市担保公司通过优化业务结构、创新业务品种等举措,持续稳定的为全市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扶持,2014年共受理担保项目110个,受理金额2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15%、30.29%,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二)把握重点、力求突破,城市公共事业明显改善

1、大力支持重大重点工程建设。围绕全市百项重大重点项目,努力筹集建设资金,保障棚户区改造、象湖隧道,昌九高速城区段高架路改造、大象湖景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共拨付资金49.62亿元,其中:注入市政控股公司、市城投公司、市水投公司、市旅游集团四个融资平台项目资本金30亿元,偿还国开行贷款本金、利息7.22亿元,拨付重大重点工程进度款12.18亿元,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功能品位。

2、强力推进旧城(棚户区)改造建设。为保障我市旧城改造三年强攻计划的顺利实施,2014年共筹集旧城改造项目资本金27亿元,大力推进我市棚户区改造,根据省政府下达的计划任务和项目进展情况,全年累计拨付棚户区改造征收和安置房建设上级补助资金7.8亿元,其中拨付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资金6.4亿元、拨付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配套资金1.5亿元。

3、保障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一是按照“量入为出、保证重点”的原则,规范城建专项资金使用,会同市城管委联合上报《2014年市本级城建专项资金收支计划》。2014年市本级累计拨付城建专项资金32349万元。二是做好2014年城市管护提标工作。在现行管护经费标准的基础上整体上调22%,及时下拨2014年城市维护管护提标经费3806万元。

(三)统筹城乡、和谐发展,惠农政策有效落实

1、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取得突破。2014年我市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安排农林水事务较去年增长16.76%重点实施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优势产业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2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一是重点围绕园区7600亩精品区“四网”工程、一镇五村工程、现代农业研发示范基地,安排市级财政投资34522万元;二是争取上级项目财政资金在高位的基础上取得新突破。2014年,全市立项实施国家和市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17个,项目总投资和财政总投资齐创历史新高,分别达到了创纪录的6.25亿元和5.29亿元,财政投资比去年净增2.03亿元,同比增长62%;三是突出特色抓示范,做强市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取得新发展。2014年市级农业综合开发共安排项目47个,计划总投资4.16亿元,其中财政投资19988万元。包括整合市级其它涉农部门项目财政资金14860万元,比去年多整合6134万元,增幅达70%,是整合力度最大的一年。

3、大力推进和谐秀美新农村建设。一是突出村庄整治,全市实施724个新农村建设村点,共投入省市县三级财政资金1.99亿元;二是突出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2014年,全市新农村建设点共发展各类农民合作社163家,724个新农村点都制定了“一村一品”发展规划,80%以上的村发展起了“一村一品”产业,形成了村组特色块状经济发展格局和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三是突出社区建设,创新性地开展了“六好农户”和“六好村庄”创建活动,共评选出2013年度“六好农户”1043户,“六好村庄”163个。

4、加快城乡水务基础设施建设。围绕“鄱湖明珠、中国水都”战略部署,大力推进城市水系综合整治;全面完成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和计划实施的水库除险、中小河流治理、安全饮水和小农水重点县建设任务。全年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3.52亿元以保障全市水务事业发展。

5、加大惠农资金发放力度。2014年全市通过“一卡通”发放的财政惠农补贴项目资金共计24大项59小项,实际发放资金11.89亿元,项目发放率100%,资金发放率98.3%。2014年全市各县区共投入3018.71万元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实施项目544个,竣工验收260个项目,用于改善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及环境整治。

(四)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支出结构优化改善

1、突出教育优先发展。不断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水平,市本级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经费标准由小学535元每人每年提高至1000元,初中735元每人每年提高至1200元;进一步完善了我市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基础设施,促进了我市基础教育朝着均衡、快速、合理方向发展;对财力比较薄弱且教育投入相对不足的县区给予一次性补助;打造精品高校和高职院校,2014年共拨付教育项目资金3.79亿元。

2、实现社会保障基本面全覆盖。稳步提高我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累计拨付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1.6亿元,拨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2.35亿元;加快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安排养老相关资金5500万元,高龄老人生活补助资金3316万元;大力推进我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累计拨付各城区被征地农民社保资金24.4亿元;不断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妥善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临时生活困难,累计拨付临时救助资金1166万元;全面落实国家促进公平就业政策,做好投资创业服务工作,安排就业资金1.1亿元。

3、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市医疗卫生保障水平,下达市直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专项资金4230万元,市直医疗机构运行补助资金4300万元;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检测工作,拨付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检测资金1949万元;切实加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切实保障乡村医生合理待遇,按照每人每年1800元的标准安排对全市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进行奖励性补助,下达补助资金648万元。

4、稳步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为保障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设,2014年累计拨付中心城区保障性住房建设上级补助资金9181万元,其中拨付1000套公租房建设资金4179万元、拨付289套廉租房建设资金289万元、拨付公租房基础设施配套资金4713万元。同时,为保障公租房按照省、市规定的时间节点有序推进,按3.5万元/套(已封顶)和1.5万元/套(主体施工)的补助标准,及时拨付2013年各城区公租房市本级配套资金2.07亿元,全力支持公租房建设。

5、促进文体事业繁荣发展。2014年市本级下达扶持文化公益事业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同比增长25%,用于文化艺术精品创作、文艺院线设备更新、公益性文化补助等活动,推动了我市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累计拨付1754万用于市图书馆、市博物馆、市美术馆、市八大山人纪念馆、市新四军旧址陈列馆、市画院用于免费开放工作;拨付体育竞赛专项资金1327万元,体育场馆维护专项资金1500万元,专项用于支持我市体育竞赛事业发展和体育场馆维护。

(五)深化改革、勇于破题,财政管理科学精细

1、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建立了涵盖公共财政预算、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保基金预算在内的全口径政府预算体系;按照中央和省关于预算信息公开工作的要求和统一部署,除继续公开部门预算收支情况外,还首次将“三公”经费预算纳入公开范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管理的意见》,通过建立和完善支出通报、约谈、考核约束、绩效评价机制,以制度管控,以考核调度,切实加快财政支出进度。

2、推进绩效评价试点工作。以政府名义出台了《南昌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在全省率先制订了《南昌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汇编》,并先后出台了《南昌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聘用第三方机构管理暂行办法(试行)》、《南昌市财政绩效评价专家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文件。从2013年已完成的财政支出项目中选择了16个专项资金项目开展部门绩效自评工作,涉及财政实际支出资金共计1.9亿元。在编制2015年部门预算时,从市级预算安排的200万元以上的专项资金中抽取了22个试点项目同步申报绩效目标,涉及资金15.22亿元,探索建立绩效目标与预算同步编制上报模式。

3、建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长效机制。按照《南昌市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实施细则》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深入调研,按照利于操作的原则,精心测算支出标准,制定出台了会议费、差旅费、培训费、接待费等专项经费管理办法。2014年,市本级“三公”经费预算数同比下降21.3%,其中公务接待经费、因公出国(境)经费和公车运行维护经费分别降低13.8%、32.3% 和23%。

4、规范电子化政府采购管理。通过电子化、网络化手段对政府采购包括编制采购预算、招标信息公告、开标、评标在内的各个交易环节程序化进行了管理;通过印发了《南昌市本级政府采购采购流程图(试行)》,推进综合评标(审)专家库建设,增加定点采购项目等工作,不断规范政府采购操作行为。全年审核政府采购资金支付申请7261项,批准支付金额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8%和17.9%。

5、聚焦民生强化日常监管。一是认真组织开展民生资金监督检查工作。建立民生资金监督检查工作市级联席会议制度,开展了扶贫移民和社会救助两大类八个项目的重点检查,全市共发现民生违规资金11334万元,其中通过上缴财政、归还原渠道等方式已完成整改的10971万元,占比96.8%;二是积极构建治理“小金库”长效机制。今年是我市连续第5年开展“小金库”问题专项整治,我局会同相关部门认真组织开展全市范围的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工作,共新增发现“小金库” 违纪案件3件,涉及金额共142万元。

6、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认真完成全市2014年度土地储备融资规模控制卡,地方政府性债务年报、季报、专报等工作,及时动态地掌握我市债务情况。同时及时启动了全市存量债务清理甄别工作,做好我市债务情况数据对比分析,提出了完善债务管理的政策建议。

7、深化公务卡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我市公务卡制度改革,2014年以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关于深化公务卡制度改革的意见》,建立完善了公务卡应用管理报送机制、通报机制、监督检查机制和约谈问责机制。截止年底,市本级共办理公务卡17494张,报销金额12601万元。

8、完善财政投资评审改革。为配合我市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针对红谷隧道、朝阳大桥、轨道二号线等建设项目,2014年我局进一步完善了财政投资评审环节,积极推行基本建设财政投资工程全过程跟踪评审,制定了《南昌市财政投资项目跟踪评审操作规程》、《南昌市财政投资评审中介机构管理办法》、《南昌市财政局财政投资项目预(结、决)算评审服务指南》等制度,有效地提高了财政投资评审的工作和效率。

9、做好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工作要求,2014年科学组织制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公开招租工作方案。采取科学阳光拍租的方式,分二批次组织开展资产公开拍租工作。截止年底,第一批招租工作已基本结束,共拍租国有资产93项,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年租金791.5万元,收益增幅达37%,单项资产年租金增幅最大的达1.3倍。

10、完成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公费医疗改革。为推进我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公费医疗改革,保障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退休人员医疗待遇,我局积极参与改革方案制定,研究制定了《南昌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公费医疗改革医疗保险经费补助暂行办法》,明确了参保单位经费补助办法和医疗经费补助方式,顺利完成了全市公费医疗改革工作。

(六)夯实基础、改进作风,服务质量全面提升

1、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自今年2月正式启动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我局始终突出“为民务实清廉”主题,围绕“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紧扣“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群众路线、坚决改进作风”三个关键词,突出问题导向、聚焦解决“四风”问题,通过全局广大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整个教育实践活动进展有序、扎实深入,既严格遵循市委活动方案的总体要求,认真完成“规定动作”,又紧密结合财政业务工作的特殊属性,突出做好“自选动作”,做到了教育实践活动与财政工作的“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明显成效。

2、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局党组以强烈地担当意识认真落实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做到了将党风廉政建设与财政中心工作的紧密结合;局纪检组聚焦主业主责,切实履行监督、执纪、问责的职责,全面落实纪委派驻机构的监督责任。通过狠抓惩防体系建设和反腐败任务分工落实,明确了我局承担的28项工作任务的责任领导、责任处室及具体负责人,确保了每项任务有人管、有人抓;通过学习《廉政准则》,开展廉政谈话、警示教育、科级干部述廉等活动,筑牢了财政干部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通过扎实开展节假日期间廉洁自律、“红包”问题整治、国家工作人员防止利益冲突等专项治理活动,确保了财政资金和财政干部“两个安全”。

3、加强财政队伍建设。配合市委组织部对3名同志提拔副县级干部进行了民主推荐、民主测评、考察谈话;按照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局机关通过竞争上岗选拔任用了5名正科和6名副科级领导干部,局属单位通过民主推荐、测评、考察,选拔任用了2名正科和3名副科级领导干部;继续推行干部定期轮岗,2014年共有28名同志分两批轮换到新的岗位,加强了干部间的交流与学习;制定了《2014年南昌市财政局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全年共举办了各类培训班共28个,培训干部3164人次,有效提升了财政干部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4、落实第九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根据《南昌市开展第九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按照“以简放为原则,以不简、不放为特例”的要求,对我局原有6项审批事项进行认真清理,保留了4项行政审批事项(行政许可1项,非行政许可3项)。清理后,一审一核事项2项,占比例25%;压缩办理时限3天,压缩比例达25%。在局门户网站专门设立“会计服务指南”专栏,分2个大项8个细项共57个具体问答,涵盖了涉及“会计服务”的所有热点问题,还通过微博、短信、横幅和文件等多种方式,想办事群众发布信息。

5、切实改进工作作风。针对过去机关绩效考核工作中常出现的“满堂红”、“人情分”等现象,开展专题调研,对机关绩效考核办法中的五个方面七项考核项目指标进行了梳理完善。逐步将机关作风建设纳入日常管理考核体系,建立起机关作风与年度考核挂钩、机关作风与评先评优挂钩,以及考核责任倒追机制,使作风建设由“软任务”变成“硬指标”。按照市委要求及时制定出台《关于开展“为官不为、为政不廉”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重点针对推诿扯皮、索拿卡要等11项作风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制定了《南昌市财政局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督查办法》,成立若干督查小组开展督查暗访,督查制度的建立以及督查工作的开展对干部作风起到了良好的警醒和督促作用。

6、加强财政信息工作和财政课题研究。2014年共收集全局各处室(单位)、各县区财政局报送信息2615条,信息宣传工作取得丰硕成果:财政部《财政信息》采用7条,在全国所有设区市信息直报点中排名第四;市委《今日南昌信息》采用95条、《南昌信息专报》采用11条;市政府《每日要情》采用129条;省市级媒体全年采用报道共90篇。另一方面针对市委、市政府关注、基层群众关心的重点问题,财政改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了八项财政课题研究。其中《南昌市财力格局现状与政策研究》课题报告得到了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文涛的高度评价,并在基础上形成《南昌市进一步完善财政体制实施意见》转化为政策成果。

7、不断优化财政服务理念。2014年,在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财政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获得“全市目标绩效管理考核市政府序列单位第一名”、“全市打造核心增长极市直服务发展突出贡献奖一等奖”、“全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全市公共机构节能先进单位”等各类荣誉17项。(1)外经处认真执行完成了市第一医院利用以色列政府贷款1000万美元项目,市第三医院利用奥地利政府贷款786万美元项目,gef组织赠款100万美元的城市交通项目;积极协调市洪都中医院利用以色列政府贷款800万美元项目,南昌轨道2号线世界银行2.5亿美元贷款项目,为项目单位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非税处不断加大对防洪保安资金、水费附加等政府性基金的征缴力度,积极与防洪保安资金各代征部门进行衔接,掌握收入进度,2014年除污水处理费因市自来水公司尚有部分历史欠账外,其余均已及时进账。(3)行政审批服务处以“零距离、零推托、零积压、零投诉、零差错”的工作理念,圆满完成了各项窗口办证服务。2014年按时办结率达到100%;业务办理和咨询接待的群众满意率达到100%,累计办理会计从业资格证业务29507件,其中:新办累计9377件,换发新版会计证累计7438件,信息现场审核确认累计5815件,调入调出等其他业务累计6877件。(4)支付中心坚持工资审核与服务并重的原则,严把工资数据关,服务财政工资统发单位和人员。全年通过工资统发系统累计发放工资18.9亿元,比上年增长6.2%,累计划转离退休费3.96 亿元,比上年减少0.1%。(5)委派服务中心加大委派会计力度,提高项目资金财务监管水平。2014年新增委派会计项目10个,项目投资概算约20.86亿元,至2014年底,已累计委派项目达到183个,项目总投资概算约180亿元;恪守“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的原则,认真履行会计代理工作职责,代理记帐单位达120户,报帐制单位(项目)42个。(6)票据中心进一步加强票据电子化管理,实现了票据领购、使用、核销等一系列流程的电子化操作,减少了操作中的失误,实现了票据管理全程跟踪、源头控制、信息共享,进一步提高了财政票据管理工作效率。(7)会计处、考试中心、注管中心认真组织了各类会计无纸化考试,确保考试系统平稳运行,严格查处代考、作弊等各种舞弊行为,保证南昌考区考试的公平、公正。(8)信息中心针对oa系统存在的功能不够完善、流程设置不够合理等问题。通过发放《办公自动化意见建议征集表》,对各处室(单位)在使用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和意见进行优化,建立了更为科学的业务办理流程。增加了财政内网数字证书(u-key),做到“一人一证书”,有效提升了系统安全性防护性能。(9)涉税办进一步加强涉税信息采集工作,2014年累计采集到35家单位76项数据,共计350万余条数据,其中国税入库信息20185条,地税入库信息247万多条,其他涉税信息103万余条。(10)大楼管理处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规范管理、提供服务、做好保障”的后勤管理原则,建立和完善精细化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财政后勤服务质量。(11)招待所根据中央八项规定的要求,调整了全年工作计划,提出了“开源节流,降低消费档次”的总体工作思路,全年共接待各类会议、培训140余批次,接待人员达8000多人次,营业收入达到420万元,完成全年经营任务。

回顾2014年的工作,在宏观环境趋紧、困难挑战增多、发展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我局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值得欣慰的,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财政事业改革发展还存在许多有待改进之处: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财政增收压力有待破解;新《预算法》实施,预算编制、执行管理、绩效评价有待规范;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科学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有待探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初步成效,机关干部作风建设有待深入。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三、2015年主要工作思路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南昌全面打造核心增长极的提升之年。我们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新常态”,进一步坚定信心,增强定力,立说立行,真抓实干,充分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

(一)强化收支与涵养税源并举,着力保持收入增长。2015年我市财政收入目标为全市财政总收入(市口径)完成718亿元,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85亿元,均比上年增长12.5%,同口径增长10%;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计划安排345.5亿,比上年增长13.5%。坚持加强征收管理和落实税费减免相协调,加强收入组织和推进财源建设相促进,着力保持收入增长。不断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加快推进相关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通过收费减免、结构性减税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发展动力。

(二)加强引导与完善政策并用,着力促进经济发展。在保障财政扶持力度的基础上,创新思维,创新方式,改变支持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加大支持产业发展投入,促进我市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积极推广“财园信贷通”、融资担保等方式,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创新资金引导方式,运用市场化的手段开展产业投资基金运作,引导社会资金加大产业投入;充分发挥县区对产业发展的载体作用,完善市对县区财政体制,增强县区财力,调动县区加快发展积极性。

(三)加大投入与创新方式并重,着力支持城市建设。将新增财力重点向建设领域倾斜,全力保障我市轨道交通、快速路网、棚户区改造等重大重点项目建设保障建设资金需要;创新投融资方式,积极探索ppp模式,借力社会资本助推我市建设,缓解我市建设项目的资金压力;积极向上争取地方政府债务额度,降低我市政府债务利息负担,优化期限结构,腾出更多资金用于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支持平台发行企业债,促进平台转型,缓解政府债务负担。

(四)关注民生与保障重点并行,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整合各类资金来源,加大财政投入,切实实施好民生工程;统筹平衡财力状况和支出需求,优先保障教育、科技、文化、支农支出需要并保障较快增长,切实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以切实有力的财力支撑,全力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养老保险改革、公车改革等全局性的重大改革支出需要;研究制定我市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实施意见、实施方案和试点目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节约财政资金,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

(五)深化改革与规范管理并进,着力提高资金绩效。切实增强法治观念,贯彻执行好新预算法,解决影响和制约依法理财的突出问题。跟踪关注中央财税体制改革,及时对接,积极应对,认真落实,保障我市利益,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体制;严格落实预算执行监督考核制度,切实提高预算执行效率;逐步实现绩效管理范围全覆盖,绩效评价领域和重点不断扩大,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将评价结果作为安排预算的重要依据。

(六)改进作风与提升效能并力,着力规范内部管理。进一步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上下联动深入整改教育实践活动中反映的各项问题,强化机关绩效考核等制度约束,努力在“转变作风、提高效率、优化服务、推动工作”上取得实效;建立健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 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把落实“两个责任”作为维护财政部门良好形象的重要职责,作为培养和保护干部、顺利推进财政工作的重要任务,真正做到业务和作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信息公开类别:依申请公开

南昌市财政局办公室               2015年2月13日印发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