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信息

南昌市财政局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思路

访问量:

一、2020年财政工作回顾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财政坚持推进“党建+财政”深度融合,深化管理改革,狠抓作风建设,各项财政事业良好发展。我局“全国文明单位”成功保牌,并先后荣获全国政府采购先进监管机构、全国财政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全省财政系统课题调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全省财政系统信息宣传工作优秀单位、连续三年全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设区市第一名、全市优秀等次领导班子、全市依法治市考评优秀、全市全面深化改革考评优秀等各类市级及以上荣誉20余项。此外,4次应邀出席全国性的财政工作会议,并作为地方财政部门代表作主旨发言;3篇反映我市财政改革的信息被财政部作为《特供信息》呈报国务院;50多份《财政专报》被省、市领导予以重要批示。

(一)财政收入圆满收官

我们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推进复工复产,稳住经济发展大局,财政收入企稳向好、圆满收官。一是收入增幅企稳向好。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008.8亿元,省口径增长1.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83.9亿元,增长1.4%,在全省各设区市排第3位,占全省比重较去年提高0.2个百分点。超额完成调整后的财政收入预期目标。二是收入质量保持前列。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分别为87.0%和76.5%,均在全省各设区市排第2位,一类设区市排第1位。三是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有力。积极向省财政厅争取相关政策和资金倾斜,2020年省财政厅下达我市新增政府债务限额295.7亿元,同口径增加143.6亿元,超额完成全年预期目标。

(二)财政保障兜牢底线

深入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政策要求,加大存量资金盘活力度,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统筹用于抗疫救灾、六稳六保、城市建管、基本民生等重点领域和刚性支出。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838.1亿元,增长0.5%。一是全力保障抗疫救灾。及时出台一系列应对疫情财政支持政策。第一时间开通防疫资金和物资采购“绿色通道”。投入防汛抗洪救灾工作。累计投入各类抗疫救灾资金超10亿元。二是统筹做好六稳六保。加强就业创业扶持,拨付援企稳岗和就业创业补助资金7.1亿元;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财园信贷通”放款64.5亿元,惠及企业近千户次;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下达各类市级扶持产业发展资金超20亿元,另筹集资金10亿元注入产业发展资金池;加大粮食供应保障力度,拨付粮油物资储备支出约7000万元;加强基层运转保障,制订《南昌市“三保”风险应急预案》,及时下达各类直达资金54.3亿元。三是大力支持城市建管。累计投入重大重点项目建设资金超40亿元,支持我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生态环保、农林水利等重大重点项目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四是保障改善基本民生。加大基本民生领域投入,全市民生类支出完成674.3亿元,占支出比重达80.5%。持续改善基本民生,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满意感、获得感。

(三)财政改革求新求变

紧紧扭住深化改革这个关键一招,坚持用创新推进改革,用改革破解难题。一是实行财政体制和土地收益分成改革。按照“简明体制、均衡发展、增强动力、适当下放”的原则,统一市以下部分共享税种的分享比例,优化经营性土地出让收益分成方案。二是实行市级财政资金审批改革。按照“放权授权、权责对等”的原则,对审批方式实行分类设置,实现资金审批“全口径”“明权责”“重绩效”管理。三是推进市级专项资金管理改革。规范专项资金的设立、调整和撤销,明确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评价等要求,深入推进专项资金“转列、整合、清单”管理改革。四是实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改革。经全力争取,促成我市与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共建“南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创新中心”,大力推广完善PPP模式。2020年,我市已落地实施PPP项目共24个,投资规模约250亿元,引入社会资本达230亿元。

(四)财政管理提质增效

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固树立财政部门“政治机关”意识,自觉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对标对表。持续加强作风建设,旗帜鲜明反对“四风”,切实解决“怕慢假庸散”问题,大力弘扬“忠诚、担当、勤廉、服务”之风。全面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坚持抓党建促业务、带队伍、强管理。扎实开展财政服务质量大提升“百日行动”,印发《南昌市推进财政治理“十大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完善《南昌市财政局服务指南》,着力解决财政效能中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进一步提升财政服务能力。

二、2021年财政工作展望

2021年是建党一百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处在两个百年交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间节点。做好明年的财政工作,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一)科学稳妥测算财政收入预期目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据了解,为保持财政可持续性,省级财政提高主体税种省级分成比例,进一步加强省级调控能力;按照市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方案,市级财政将部分财力下划县区。同时,减税降费政策将持续深入推进。预计将对我市财政收入和地方财力产生较大影响,财政增收压力巨大,收支矛盾更加凸显。经综合考虑财政经济各方面因素,以及省里财政收入预期情况,按照“统筹平衡、积极稳妥”的原则,建议2021年我市财政收入预期和全省持平。

(二)突出重点做好财政支出预算安排

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过紧日子政策要求,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财政存量资金盘活力度,多方筹集各类资金,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增强我市重大改革、重要项目、重点领域的财力保障。2021年财政支出预算将按照“突出重点、有保有压”的原则,重点“保运转、保发展、保民生”:一是保障市直单位正常运转和事业发展,按照规定的标准,足额安排单位人员经费和基本公用经费,继续将政府性奖励编入单位部门预算;二是加大资金投入,集中财力扶持产业发展、支持城市建管,以及保障乡村振兴、污染防治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等方面;三是对教育、科技、社保和就业、卫生健康、节能环保、农林水等重点支出和相关基本民生支出予以优先保障,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

(三)驰而不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坚持发展无止境、改革不停歇,进一步发挥财税体制改革基础性支撑性作用。一是优化政府间财政事权划分。用好省、市财政体制改革政策红利,优化市与县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建立健全“利益贡献、责任共担”的机制,进一步激发县区财政经济发展动力。二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零基预算管理,加强财政支出标准化体系建设,推动预算绩效评价范围拓展,强化结果运用。三是强化市级专项资金管理。积极破解资金安排“碎片化”、政策执行“撒胡椒面”的问题,按照“大专项+任务清单”的方式,加强专项资金转列、整合、归并,进一步发挥政策合力。同时,对预算执行进度不理想不到位的专项资金,适当减少预算安排。四是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加强“南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创新中心”平台运用,大力完善推广PPP模式,积极引入社会资本。综合运用政府采购、贴息、信用担保、产业引导基金等方式,切实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撬动作用。五是跟进地方税制改革。加强和上级财税部门沟通协调,按照中央和省统一部署,健全地方税体系,加快培育地方主体税种,配合做好后移消费税征收环节并稳步下划地方等工作。

(四)党建引领提升财政治理效能

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党对财政工作领导的重大意义,全面坚持和加强我市财政系统党的建设。一是强化理论武装。时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好、学深、学透中央、省、市对财政工作的决策部署,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财政工作的生动实践。二是强化政治建设。深化对财政工作政治性的认识,自觉将我市财政工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对标对表,做到“以政领财、以财辅政”。三是强化党建管理。深入推进“党建+财政”,促进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党支部“三化”建设水平,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和意识形态建设。

扫码浏览